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高考语文解读:渗透课改理念 备考重在基础
发布日期:2008-02-27 09:08:33 来源:荆楚网

    湖北省今年高考语文《补充说明》与2007年相比,没有实质性的调整。考试的形式、试卷结构、高考命题使用工具书和古诗文背诵篇目与去年保持一致,没有变化。《补充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的表述上有所增删,同时增加了一项"难度控制"内容。

    课改理念进一步渗透

    1.相较去年《补充说明》,2008年“命题指导思想”的第1条进一步强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的表述,这是对高考的定性,选拔性考试意味着有一定难度,有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特点。

    2.“命题指导思想”第2条,删除了去年“命题……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表述,语言更简洁,更符合目前教育实际。

    3.“命题指导思想”的第4条是今年新增的,明确了我省高考命题将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从三个维度设计试题,并指出“在考查考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反映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今年的高考将强化新课改精神,进一步渗透课改理念。

    从去年四个省(区)“新高考”来看,相比传统高考,它有着3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考生可以选题作答;二是设题开放性较强,很多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三是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据此,我省可能会在高考中突出后两个特点,即试卷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形象思维和运用能力等,诸如自主表达、开放理解等题型将会有所体现。

    4.在去年的补充说明中,“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是在一起表述的,今年分开为两个部分陈述,层次更为明晰。

    5.增加了“难度控制”。“难度控制”明确界定了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明示“试卷总体难度适中”。这既是对难度系数的具体阐释,也是引导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时,要关注试卷调控的难度系数,便于考生在复习中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题型示例值得重视

    今年《补充说明》的题型示例大量地选用了外省市近年来高考的经典题。外省高考命题对语文能力的考查角度可谓丰富多彩。不言而喻,好的题型值得借鉴和思考。

    题型示例在“语用题”的选择上显示出多样化,命题具有时代性、生活性、新颖性等特点。有些省市命题时,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题运用了客观题,而我省近年来都是以主观题出现的,今年《补充说明》展示外省题型,虽然不意味着今年的相关题型发生变化,但高考如有点变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写作选取了5道高考写作题,包括命意式、命题式和话题式三种。

    备考建议

    1.注重基础,全面复习,落实考点。

    2.《补充说明》传达了这样的信号:新课改理念将进一步渗透高考,所以在复习时,考生要有强化知识迁移能力的意识,要善于运用语文这门工具性和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三个意识”。进入复习后期,考生应“胸有全豹”,强化考点意识、题干意识和题型意识。如近两年湖北卷对病句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重复累赘”四大错类上,有针对性地重点突破,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生在复习中,越是薄弱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越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对于自己备考中的优势环节,要善于放大,尤其是在写作题上,应尽全力为高考揽分。(

高考语文解读:渗透课改理念 备考重在基础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