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初中的9个年级共用一个校园,受同一支教师队伍的教育。“九年一贯制”固然有其优势,但在运作的过程中,一些突出的管理问题浮上了水面,事关孩子们的成长。
孩子上小学已近一学期,却从未在操场上痛快地玩耍过!近日得知孩子的这一遭遇,家住武昌的包女士惊讶不已。孩子说,操场长期被大哥哥们占据着。他所说的“大哥哥”是学校初二初三的学生。
包女士的小孩就读的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同一个校园中开设9个年级,包括小学6个年级和初中的3个年级。所有的学生共用一个操场,每当小学生和初中生就用场地的问题发生矛盾时,吃亏的总是小学生。时间久了,“自觉”的小学生除了做操,不轻易涉足操场,下课也挤在走廊里玩。“这只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一个很小的问题。”深有体会的包女士说。
采访中,九年一贯制学校负责人都会说同样的话:学校开设9个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学生最大年龄差距可达9-10岁。年龄跨度太大、个体差异大,教育起来困难就更大。
据了解,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组建的,最初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推行。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办学成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学生进校后可以从容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但在管理上,九年一贯制学校要难管得多。中小学课时、活动安排难以统一,教师角色不容易转换等等,都让学校为难。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大,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摩擦也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