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力争2008年推行高中课改
发布日期:2007-12-13 09:38:06 来源:荆楚网
昨日,武昌区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4届年会举行。与会专家透露,湖北省力争在明年秋季启动高中新课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湖北省教研室主任史绍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中新课改面临着四大“拦路虎”,应引起重视并努力去清除。
课堂教学实用性差
史绍典说,课改后的高中学科体现以人为本,学科的“实用性”要展现出来,如语文学科的任务就是要落实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以便学生在将来立足社会时派上用场,“一句话,课堂上要学真正有用的东西”。
不少高中课堂出现“虚假的繁荣”:课堂上热闹得很,但事后学生却没学到什么东西,或者学生学到的东西仅仅只能应付考试。史绍典告诫说,以这样的态势进入新课改是要吃大亏的。
社会观念有待提高
高中课改后,评价学生不再以一次考试成绩为主,平时的学习表现、个性特长、综合素质都将被纳入学生的评价标准。“可是,我们的家长和社会受应试教育熏陶有数十年了。在他们的心目中,评价一所学校、一个学生的好坏,就是分数说了算。”史绍典说,课改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但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不光要宣传,还需要一个过程,这种不认同也会影响课改的推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
高中课改后,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要求每个学生能够自我安排学习进程、制定学习方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弥补计划等。史绍典说,绝大多数高中生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的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否则在推进课改时,学生会感到不适和棘手。
教师存在职业倦怠
目前的高中教师,长年教授相同的内容,无法再突破自我。这种职业倦怠将影响课改的推进。“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他们突破自己,这是成功推行高中课改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过了这道槛,才能引导学生向课改过渡。”史绍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