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首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成果展示会上,127名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成果得以展示,其中5名佼佼者的“创业经”给人颇多启迪。
师智敏:兴趣成就好事业
人物简介 1994年考入华中理工大(现华中科大),次年转入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学习。2001年回到家乡创业,现为咸宁市天人有机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目前,师智敏的果园面积达1000亩,经营种苗、果品及有机肥业务,前两项预期年收益将达1000万余元。
师智敏曾做过两件让旁人看来很傻的事:1994年他以高分考入华中理工大学,次年他瞒着家人转入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体面安逸的科研工作,选择回乡“盘泥巴”。这一切只因为他对农业感兴趣。“上大学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专业。”正因为如此,师智敏在华农的学习轻松而快乐,扎实的知识积累让他在创业路上走得很稳健。师智敏说,在大学里,如果自己成天皱着眉去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又如何把该专业作为一辈子从事的职业呢?
因为喜欢,师智敏的创业路虽然艰辛,但从未想过放弃,正如他所说:兴趣成就了他的事业。
吕先平:创业八字箴言
人物简介 2007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化学生物学专业。为了心中的梦,他放弃了深圳的高薪工作,在安陆成立了“成才培训中心”,任副校长,目前累计招生5000余人。
吕先平是个很有激情的人,谈及自己的创业路,他总结了八字箴言:
信任。创业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伙伴们的相互信赖和智慧合力,能从容面对创业路上的种种难题。
勇气。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勇气,因为走出这一步,迎上前来的不光是名誉、成就,还有更多的压力、困难和艰辛,没有心理准备不要走这一步。吃苦。谈及创业路,吕先平连用了几个“艰苦”,这种苦不光是身体上的:创业初,3天3夜他只睡6个小时;这种苦还是心理上的,为了创业,他失去了深圳高薪安逸的工作,还有相恋了3年半的女友。
韧性。大学生创业势必会经历各种险阻,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有韧性,百折不挠。吕先平说,大学生不要以逃避的心态去创业,如果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那就很难说成功了。
吴斌:创业需要谨慎乐观
人物简介 武汉大学经管市场营销专业研一学生,现为武汉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研发出的新型敷料创可贴,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新型创可贴已试产,预计年底投入临床、推向市场。“产品的灵感源于实习经历。”吴斌在医院实习时,发现国内传统的伤口疗法换药很不方便,还容易留下疤痕。2005年春,吴斌成立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2-3天、疤痕形成率低的新形敷料创可贴。
吴斌说,大学生创业不可自以为是,要保持谨慎乐观,不能盲目乐观。“我当时创业时的启动资金不到10万元,项目的投资就找了一年。”吴斌说,创业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耐心。
谢洪洋:在挫败中调整自我
人物简介 2003年毕业于华科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武汉迈捷环境艺术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经常承接百万元项目。
采访中,谢洪洋谈得更多的还是自己曾经遭受的挫败。毕业后,他受聘于一家公司,老板安排他负责一个项目,不到一年,他就亏了20万元。梦想被现实击得粉碎,好在老板并未责怪他,而是肯定了他的能力。
之后,谢洪洋开公司,半年里,15万元的启动资金就亏得一干二净。直到一年后他接到一笔大的单子,公司才逐渐[FS:PAGE]步入正轨。“做公司肯定会面临资金周转的压力,如果当时一蹶不振,就没有今天的我。”这是谢洪洋想告诫大学生们的。
王波:用好第一桶金
人物简介 2003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大三时曾开过数家餐馆和网吧,2005年注册新力世纪电子有限公司。
创业,王波算是顺利的,第一个月就赚了20万元。“应该把第一桶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只有这样它才会给你带来第二桶金、第三桶金。”王波说,刚赚到钱时,他想了很多种挥霍的方法,但都被理智给镇住了,如今他仍和员工坐在一起办公,公司资金实现良性周转。
王波说,创业一定要做好准备,这样成功的几率才会大些。他建议刚毕业的大学生尽量找个好平台,注意积攒工作、人际交往的经验,在自主创业时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