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翟秀刚同志在教育考试高峰论坛上发言稿
发布日期:2007-12-06 16:57:12 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全省各高校各市州招考系统的代表们欢聚此刻,各位领导莅临盛典,共同庆祝恢复高考三十周年、湖北教育考试院成立十周年、《湖北招生考试》杂志创刊十周年。在此,我代表宜昌市全体教育工作者,代表全省招考战线的全体同仁向教育考试高峰论坛会议的圆满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30年前的1977年,经历过动荡磨难的中国,在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拨乱反正,恢复了中断11年的高考,也组织了唯一一次的冬季高考。恢复高考,并不是简单恢复了一个考试,而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在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恢复高考,不仅拯救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而且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兴旺奠定了人才之基。恢复高考三十年来的辉煌成就足以令人高歌:30年来,高考影响了几代人,无数莘莘学子为之勤奋钻研、刻苦攻读;30年来,我国高校毛入学率提高到了22%,提前10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30年来,通过高考为国家选拔了3600多万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了有力的生力军。恢复高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十年的努力成绩巨大硕果累累。第一个向邓小平同志建言恢复高考的武汉大学查全性教授就在我们湖北,这更是我们湖北人的骄傲和自豪!

      作为湖北省教育考试主管和权威部门的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改革和发展也是成绩斐然,有目共睹。特别是近十年来,省考试院在考试管理、科研、基地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深下功夫,不断创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追寻考试院10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类考试报名、管理已基本实现了电子化;网上评卷、英语口语考试等一批科研成果已产生了较大影响;科研、宣传、咨询等特色鲜明的考试信息系统和服务体系已然形成;种类多样、层次齐全的各种考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各项工作全方位迈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平台。省教育考试院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公平公正的信誉打造考试品牌,已成为最权威的考试机构,为今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10年来,我们也见证了《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的创刊和成长。招生考试的改革催生了《湖北招生考试》杂志,《湖北招生考试》杂志10年的成长足迹,凝聚了报刊人的心血,闪耀着智慧的光点。其“为考生服务,为招生考试工作服务”的宗旨体现在每一份刊物、每一次发行;其“求精、务实、敬业、创新”的理念贯穿发展始终;其“以刊为主、多业发展”的模式展现了独特的传媒精神和创业品质;她为全省招考工作带来的指导和便利,为考生、家长、学校服务的精神和功效不容置疑;她的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首肯,深受欢迎;她为考生搭起了“通向辉煌的桥梁”,同时也为自己奠定了发展的里程碑;《湖北招生考试》杂志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连年攀升,她能成功跻身于湖北省期刊出版行业“十强”当之无愧,她能成为全国同类刊物中的佼佼者理所当然。

      三十年来,无数招生考试工作者在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作为招生考试工作的实践者和见证人,我们为今天的成绩感到骄傲,也为付出的辛苦感到欣慰。我本人是八五年进入招考部门工作的,回想当年,单位只有二、三名工作人员,一间办公室,条件简陋,任务繁重。既要完成全市的普通高考、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各类考试的组织工作,又要完成高校招生录取、普通中专招生录取等招生工作。那时的考生档案、[FS:PAGE]资料等都是纸介质的,要一捆一捆地肩扛手提,抬上搬下,各类考试的考务安排、资料整理,新生录取名册等都须用手工复写,手上不时都会磨出茧来,接送试卷都是使用的没有空调的双排座货车,正值夏天,酷热难耐,一路上总是光着胳膊,穿着短裤,汗流不已。每年的高考录取前后都要持续两个多月,白天投放档案,晚上整理档案,常常通宵达旦,总是精疲力乏。记得一九九0年在武钢四招录取期间,自己由于过度疲劳,体力不支,头晕目眩,不慎摔倒在厕所里,手臂上被划开了一条大口子,血流不止,至今还留有一块大大的疤痕…。回忆从事招考工作的一个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难以尽述。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之下,由于有全体招考干部的共同努力,使全省的招考工作得于平稳顺利地走过了一年又一年。30年过去了,我们宜昌市各类考试和招生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管理办法和工作手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各方面的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机构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手段不断加强,以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业绩谱写了宜昌市招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30年来宜昌市招考事业的发展历程也折射出了全省各地、市、州、县招考事业发展的共同轨迹,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全省的这一批批、一届届招考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克难奋进,为铸就全省招考事业今天的辉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十年来,普通高考的发展平稳顺利,备受世界关注,它适合中国考生多,计划少,竞争性强的特殊国情。它的公平公正已被社会各方面肯定和接受,无疑地,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阶段最科学最先进的考试制度。作为多年从事招考工作的干部,我们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也为从事的工作感到无比的光荣。那种简单地否定高考甚至提出取消高考的观点是超前而不切合实际的。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取消高考的诸多条件,统一高考在中国还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保送生、艺术招生、自主招生的步履艰难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普通高考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之中,我们认为当前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应当更多地着眼于考试内容的变革而不是考试形式的存废,我们需要制定合适的考试大纲,调整合理的科目设置,改进考试内容,注重考查能力,以正确指导中学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能力,减轻考生学业负担,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正常推进。

      今天机会难得,因为有很多领导特别是省教育厅的主要领导在座,所以也想借此机会提出相关建议,供领导们在决策时参考,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一、建议实行高中会考,稳步推进素质教育。

      高中会考作为高中学业考试,可以促使高中学校开齐课程,强化高中学生知识的全面培养,防止高中学校过早分科,过早全力应对高考。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大力减轻学生负担。省教育厅应当在全省统一要求,明确学生的作息时间,取消中学的周末补课,保证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真正从身心上关爱学生,从根本上关爱学生,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有精神学习,有好的身体走向社会,这应该作为现阶段省教育督导的重要任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建议真正减少高中招生计划,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发展。

      高中学生数量过大,高考考生人数过多,是高考压力过大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中国国情出发,真正把高中的招生计划压减下来,使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真正大体相当。省教育主管部门应科学制定全省高中发展规划,统编全省高中学号,明确限定各高中学校班额,[FS:PAGE]采取有效措施,抵制地方保护主义,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建议改进艺术专业的专业考试。

      艺术专业的专业考试是必要的,但目前的情况是过多、过滥。中学、家长、学生负担过重,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入学考试的方式上。应当逐步取消各学校的专业考试,扩大联考的效用和范围,限制高中学生到大学参加考前培训,以规范招生秩序、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防止招生腐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年艰辛磨一剑,百年树人功无限。恢复高考三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省教育考试院和《湖北招生考试》杂志十年的不凡业绩,给了我们新的起点,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正确的人才观,加强管理,努力进取,在提高考试质量,扩大考试规模,发展非学历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为我省招考事业的蓬勃发展再立新功,衷心祝愿全省的招考事业更加辉煌再上台阶!

      最后,祝愿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翟秀刚同志在教育考试高峰论坛上发言稿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