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原著里,猛将赵云使用的兵器是枪,但孩子却硬说是宝剑,他还有证据:连环画里画的正是宝剑。看着孩子如饥似渴地读着遭篡改后的名著,做家长的无所适从:“要不要把那连环画给夺过来?”前日,武汉小学门前,几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讨论起这一话题。
一家长告诉记者,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名著原版在孩子看来冗长而艰涩。为启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她到书店给孩子买了一套名著连环画,孩子看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家长高兴坏了。
一个偶然,家长翻看连环画时却发现,书中对原著改编很大,如三国中的赵云用的不是枪,而是宝剑;诸葛亮不再手持鹅毛扇,改扇折扇了;三个火枪手居然变身为忍者。“我小孩的图书里,小红帽还成了武林高手呢,三下两下打败了大灰狼。”另一名家长岔话道。
是否让读兴正浓的孩子继续读下去?在家长看来,是个问题。
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昌区语文教研员张银华。他表示,一些书商为了提高销售量,任意篡改名著内容。这样的图书虽能起到开启阅读兴趣的作用,但名著有着其独特的文化积淀,内容篡改得多了,孩子对作品的认识就会紊乱,是不利于对名著的学习的。“家长在选择图书时,应先过目,尽量购买忠于原著的书籍。”张银华称,而对于上述家长遇到的情况,不要一下子将孩子的书夺去。他建议家长同孩子一起阅读,在读的过程中,给孩子及时灌输名著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