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上午,武汉大学第三届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在该校桂园隆重开幕。来自该校44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们在操场上支起展篷,用五花八门的方式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
记者在现场看到,场内随处可见身着各国服饰的留学生,或互相合影留念,或三五成群随着音乐载歌载舞。
自制洋美食受欢迎
来自美国、法国、马达加斯加、印度、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的留学生们,在现场拿起锅勺,烹饪起自己国家的特色食品,并邀请中、外学生品尝。
在印度留学生的展篷前,两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已烹饪好了咖喱饭等四、五样菜肴,正在向过路的中国学生介绍烹饪过程。“做这些菜我们花了两个小时呢”,一名印度男生笑着用汉语夹着英语向记者介绍。
不远处,来自意大利的两名男生正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热情地向过路学生销售他们现场制作的“正宗意大利通心粉”。这两名意大利男生显然很有“生意头脑”,在展篷上贴出了自己写的广告语“武汉最正宗的意大利通心粉”,并明码实价地标明:10元/份。
看到吸引了不少中国同学的注意,他俩兴奋不已,不停地用中文向同学们吆喝:“很好吃!马上就煮熟了,两分钟就好!两分钟就好!”其中一名男生一面忙着向同学们推销,一面告诉记者:他们的米粉和作料都是从意大利带来的,绝对原汁原味。他还指着角落里的一小车蜂窝煤说,煮粉和炒拌作料都很耗燃料,他们昨日特意买来一小车煤,以保证中途不“冷场”。
载歌载舞照片“传情”
来自英国、卢旺达、朝鲜、老挝、白俄罗斯、埃及等国的留学生们,虽然没有一展厨艺,却也别具特色地穿起民族服装,拿出自己珍藏的各种工艺品和本国风情照片在现场展示,引得不少中国学生争相与他们合影留念。
提起昨日在展台前的忙碌,土耳其留学生阿福虽难掩疲惫,却连称自己很高兴,“因为这是介绍土耳其文化的好机会。”看到自己摆在展台上的土耳其饰品吸引了大批围观者,阿福笑着对记者说:“我们从很早就开始准备今天的展示了,不仅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土耳其大使馆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阿福说,他曾去过上海和北京,但“武汉的东西便宜,学校很多,武汉大学的汉语教学实力很强”。
越南女生杜氏兰秋对记者说:今天她和同乡从布展到现场“做饭”忙了一整天。虽很累,但能参加一年一度的留学生聚会却很开心。她说,自己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中国和越南有着很悠久的关系,汉语虽然有点难,但是我很感兴趣,汉语与越南语有些相似,比较亲切。”
据了解,武汉大学早在1937年开始招收首批德国留学生,1998年正式成立留学生教育学院。目前共有来自94个国家的1795名学生在该校就读,留学生人数名列全国高校前10位。
法国驻汉总领事费勇先生、美国驻汉总领事白小琳女士等外国驻华官员及湖北省副省长李春明等应邀出席了昨天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