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惯用语小词典》35万字、555页,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一本《汉语描述语词典》68.5万字、676页,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大二学生高鹏,已著作等身,成为这两本词典的作者之一。
耳濡目染,和文字结缘
“这两本书都是我和父亲合著的。”昨日,提起编词典,高鹏首先谈到的是父亲。他说,父亲一直从事语言词汇学、修辞学、广播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和文字结下不解之缘。
从初中开始,高鹏就帮父亲抄写一些资料,但真正开始参与编写词典,还是在第一年高考后。
第一年高考失利,整个暑假高鹏一直跟着父亲编撰词典。每天,他都准时坐在电脑前,学着整理语条,遇到比较难理解的内容,他就翻原著,结合作品的整体意思分析,渐渐悟出规律。
次年高考,高鹏被武汉大学录取。那个暑假,他在家里和父亲夜以继日地编写校对。“看到父亲一天只休息6个小时,我实在不好意思说要出去旅游。”高鹏说。
亦静亦动,欲继承父业
高鹏身材高大,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充满朝气与活力。但他并不这么认为。
“我比较外向,爱说话。”高鹏说:“可以用亦静亦动来形容我的性格,在不同的时候我会展现不同的个性。”
大一时学院举行辩论赛,高鹏一举摘得最佳辩手桂冠;篮球场内,他是生龙活虎的运动好手;电脑前面对书稿时,高鹏又像是沉静的学者。
不久前,《惯用语小词典》入选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等九部委团体共同发起评比的“知识工程推荐书目”,向全国推荐。如今,高鹏正在和父亲合编第三本词典《学生歇后语词典》。
高鹏说,自己会“子承父业”,把对修辞语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一个爱好来发展。